全市上下坚持四级书记一起抓、党政同责共同抓、行业部门联动抓,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活动。
本网讯 2月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赵德光要求,要破局破题、聚力聚焦,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找到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准确把握讲话精神的内在逻辑、核心要义、实践要求。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要从云南省建设辐射中心中找到保山的定位,立足保山在大循环、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从云南省与全国三个10%的差距中分析保山的实际,从工业化、城市化、知识化中找差距、补短板。杨军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强调,2021年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从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中找到保山的优势,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以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品牌化推动康养世界化。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竞争力、抓生产力,就是抓政治生态、抓发展环境的意识,精准发力、靶向治疗、各个击破,全力打造低税费成本、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一流营商环境,在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交出保山的优异答卷。市级领导韩开柱、张静、董礼书、王嘉玲、朱宏春、赵碧原、蔡正红、李汶娟、杨绍虎、贾德忠等参加会议共建成就业扶贫车间3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140人。
全市还在安置区建设养殖小区92个,辐射带动搬迁户7045户通过养殖增加收入,有1190户搬迁户实现土地流转,所有搬迁户均加入合作社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现已有8942户实现分红,全市搬迁户共16520户,已稳定就业43106人,户均就业2.6人,其中公益岗位就业户数2396户。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1个,发展家庭农场245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6431个,2913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03万户33.24万人。
继续加强管理服务,实现全市2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干净卫生、规范有序、群众融合、美丽宜居,做好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培育林农专业示范合作社77个,林业龙头企业32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2385户9374人就地务工,带动增收1110.52万元,人均增收1185元。
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323人。数说成就迈向乡村振兴的火红日子。建立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四重保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倾斜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治疗疾病经济负担,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引导搬迁群众发展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增加收入,带动自主就业65户。
蒋光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搬迁群众1.7万余人一户一策创出富业这两天,昌宁县勐统镇陀螺坪易地扶贫安置点搬迁户王从茂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扎在自家坚果地里除草、施肥。搬到这里很方便,我集中精力种植坚果,去年收入六七千元,今年预计可以收入两万元左右。(云南网记者李建国杨艳鹏赵丽槐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
2020年,全市聘用护林员6973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86名,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目前,昌宁县累计建成了68个安置区,搬迁群众17309人。
李海艳说:施甸的羊肚菌品质比较好,很受外地的欢迎,我们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上海、北京、成都等地,每天销售500多公斤。保山市将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规划,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举措、重大任务、重大工程有机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
腾冲市委宣传部如今的保山大地上,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户家门口,一幢幢排列整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依山傍水,一个个扶贫车间和富民产业风生水起,贫困村华丽蜕变,脱贫路上绽放舒心笑颜。十三五期间,全市共争取林草行业生态扶贫扶持资金18.6729亿元,完成退耕还林38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490.86万亩,2.0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补偿2272.549万元,划定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面积725.97万亩,4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获得补助5355.47万元。围绕打造大产业、培育新主体、建设新平台的思路,保山市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每个贫困村都有1项至2项扶贫主导产业,1.4万户贫困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1项以上林业实用技术,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保山市还将重点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增强造血功能的政策支持。从去年11月开始平整菌田,到今年2月初,蒋光隆首次种植的第一批羊肚菌已开始上市。昌宁县扶贫办负责人表示,昌宁县采取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的产业和就业帮扶理念,科学规划配套增收致富体系,通过发展产业、个体经商、务工就业和资产增收四个一批的模式,有力增强了搬迁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真正让搬迁户拔去穷根创好富业,在新家扎下根。
保山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陈瑜介绍,下一步,保山市将实施建立救助平台、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扶志扶智机制四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腾冲市新华乡发展猕猴桃产业拔穷根 每个村都有主导产业十三五以来,保山市围绕打造大产业、培育新主体、建设新平台的思路,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集中安置区210个,72169名搬迁对象均已入住,其中集中安置66122人、分散安置6047人,全市应拆除的14150户旧房已全部拆除并复垦复绿。眼下,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等在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方面持续发力。
实现产值860万余元 拓宽销路 菌农丰收暖春二月,走进施甸县由旺镇坡脚村的羊肚菌种植大棚,只见一朵朵小伞正迎着温暖的春光努力生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支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短期有收益、长期可致富的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覆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9.86万户37.33万人。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慢病门诊就诊21.9万人次,医疗总费用7164.14万元,政策范围内费用6985.93万元,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支出5951.7万元。在家照看老幼,挣不到钱。龙陵县、昌宁县于2018年脱贫,隆阳区、施甸县2019年脱贫。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昌宁县委、县政府结合安置点的气候、区位、土地资源禀赋情况,因点施策确定了8个扶贫主导产业,给搬迁户制定了一户一策扶贫措施,支持489户搬迁户从事商贸行业。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全市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上岗就业。同时,用好建好一平台三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
保山是一个集边疆、欠发达、山多坝少、民族杂居于一体的地区,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有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县4个、非贫困县1个。培训农村劳动力100.79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15.05万人,实现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掌握1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
目前,全市94017户39.2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退出,4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02%降至为0此次培训由云南教育信息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举办,围绕2021年高考评价体系解读暨高考变革与复习备考的主题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较为深入地理解了高考评价体系,积极抱团研究新规则、适应新赛道,把握新方向,破解新难题,赢得新发展,在2021年高考备考最关键的三个月里,积极发挥高考评价体系倡导和价值引领、素质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理论在复习备考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内容主要分两大板块,板块一是高考评价体系解读与高考变革,板块二是2021年高考命题变革与各学科二轮复习备考应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山东省实验中学、曲阜师范大学附中等名校的10位专家结合自身的研究心得,高屋建瓴地为参训的一线教师全面解读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并对如何做好2021年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建议。本网讯 2月24、25日,保山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2021年高考评价体系解读暨高考变革与二轮复习备考培训,全市1395名高(完)中校长、教学副校长、年级主任、教科(教务)主任、高三学科教师和市区教研员参加了备考研讨。
此次培训,旨在为参训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次培训,给高三教师启发与思考,进而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进行高考复习备考指导,助力2021届考生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专家们的培训,为全市高中教师带来了新的备考信息,较为有效地指导了全市高中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一轮入二轮的复习备考。
(曹宏斌 朱 琳)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张静为新当选和新任命人员颁发当选证书和任命书。
会议以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形式召开。书面传达学习了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